推 hanchueh : 馬斯克的想法是沒有氫02/29 21:06
→ hanchueh : 飛機跟船隻最終還是會用電02/29 21:06
→ hanchueh : 只有上外太空的火箭不可能純用電02/29 21:06
汽車同樣的續航,油箱60L大概等效90kWh電池
汽油密度0.75g/cm^3,大約45公斤重
以Musk宣稱4680重量密度300Wh/kg (實際上不到)
90kWh電池至少300公斤重
舉波音787為例子,飛行距離15000公里,最大起飛重量247.2噸
油箱容量13萬公升,大約是100噸油
把這些汽油全換成電池,電池重會佔600噸以上
別說載客載貨,根本無法起飛
除非要變成2500公里降落一次,然後在機場充不曉得多久的電
光200噸等級的客機就這樣
更別提動輒十萬噸以上的貨輪
若真的電動化,光背電池就沒有任何空間可以載貨物
馬達效率遠比內燃機好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
但作為能源載體
同重量下電池的能量密度遠遠低於燃油數10倍以上
所以即便馬達效率是內燃機的3倍以上
同續航里程下,載具需搭載的電池重會是燃油重的5倍以上
或許對乘用車來說多那200~300公斤還好
也有發展電車專用胎,對應更高荷重和更節能(低滾阻設計)
但對長途商用車(曳引車、重卡、巴士)
甚至前面舉例的客機、輪船
載具重量,以及會影響到的有效載重,這些都得錙銖必較
https://i.imgur.com/K4iIsrd.jpg

推 ShaNe1993 : 認真了..每種能源都有適合的地方,本來就是共存不 03/01 08:51
→ ShaNe1993 : 是極端淘汰另一個 03/01 08:51
推 Kroner : 吃過關節保健品,都沒什麼效果,有推薦的牌子嗎? 03/01 20:10對副教那完全沒有中心思想,Musk認為是怎樣就怎樣的人
自己無法獨立思考也就算了
偏要大言不慚的一直嚷嚷著效率,不然就是找片面資訊來護航Musk說法
無視更多國家政策白皮書把氫能也納入發展項目的事實,哀~
噓 preisner : 你的例子是現在,他講的是未來 03/01 08:56
所以很弔詭啊
有啥理由電能(電池)就可以期待未來
氫能(或氫燃料)就不能期待未來呢?
對前者那麼樂觀,對後者那麼看衰,不雙標嗎?
推 a0925140 : 好文推 03/01 08:57
→ zzahoward : 你幹嘛跟副教認真? 03/01 08:57
→ zzahoward : 不過是這樣 一堆把氫能納入白皮書的政客對氫的了解 03/01 08:59
推 Chricey : 求推薦UC2,樓下請提供三家 03/01 20:11推 H2 : 機場與港口是比較容易建立大型製氫跟充氣站的地點 03/01 08:59
→ zzahoward : 可能還以為氫能是直接拿來燒的XDDD 03/01 08:59
有兩種啦
1. 氫內燃機
2. 氫燃料電池馬達
哪個發展性好還真不好說
我猜客機、貨輪用1的方案,效率差但較省事
重型商用車可能會採用2的方案
但國家政策白皮書絕對不會只是政客隨口說說底下人就寫
台灣的不好說,其他大國評估還比較合理
推 H2 : 乘用車則沒什麼效益,主要是乘用車車型大小會跟氫 03/01 09:00
→ H2 : 儲藏罐彼此衝突,加上FCEV其實就是電動車系統加上 03/01 09:00
推 Chricey : 5樓關節跟X一樣 03/01 20:12→ H2 : 一個氫燃料電池系統,我覺得更佔空間 03/01 09:00
→ H2 : 甚至大型船舶本身船上就可以搭載製氫系統 03/01 09:01
→ H2 : 另外,物理上,同樣的電能來源,氫燃料電池的確需 03/01 09:03
噓 LimYoHwan : 雙標 自婊? 03/01 09:03
推 Kroner :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? 03/01 20:17講這麼直接淺白了,看不懂也沒關係不需要來專程吵架
→ H2 : 要電能製氫,再用氫產生電能,中間的耗損的確較高 03/01 09:03
推 indoman : 認同 照副教的邏輯 以後人靠插座充電活下去就好 03/01 09:06
推 basterds : 虱粉不希望氫能發展,那對特虱拉的股價不是好事 03/01 09:09
推 primeblue17 : 推認真文 03/01 09:15
推 Kroner : UC2對膝蓋特別有用嗎?有人能證實嗎? 03/01 20:19→ ilovedirk41 : 等電池科技進步大概十年前就聽過了 電池的體積重量 03/01 09:17
→ ilovedirk41 : 充電時間還是沒有大幅縮短 03/01 09:17
推 H2 : 其實這十年電池效率跟成本等改進了很多,當然鋰離 03/01 09:21
→ H2 : 子電池的物理與化學限制還是在就是 03/01 09:21
推 Chricey : 最近天氣變化大,關節痛好像更嚴重了。 03/01 20:21→ H2 : 但是商業化上,的確領先氫燃料電池很多 03/01 09:21
噓 AirCondition: 馬斯克講的不是現在,儲電技術是會進步的,現在根 03/01 09:23
→ AirCondition: 本沒有到物理極限,甚至離極限還遠 03/01 09:23
所以要全押寶在電池技術上,期待電池技術有爆炸性突破
不需要找另外可能的方案?
推 apps9661509 : 不用跟那ID認真 03/01 09:27
推 Chricey : 不動對關節最好,拎北都躺著 03/01 20:30→ zzahoward : 貨輪其實就直接拿甲醇還比較無腦簡單XD 03/01 09:30
生質燃料有可能
→ ilovedirk41 : 特斯拉換電池也沒大幅降價阿 還是一樣貴 03/01 09:31
→ zzahoward : 氫能部分 航空可能先走Hybrid 03/01 09:38
推 H2 : 從實際數字來看,FCEV在大巴士的表現好像也低於BEV 03/01 09:42
推 Kroner 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3/01 21:21推 Ivan210 : 馬斯克談的未來就是在炒股而已,電車開始發展到現 03/01 09:42
→ Ivan210 : 在,量產的電池技術突破根本無感 03/01 09:42
推 YJM1106 : 飛機跟輪船 應該是用外燃機吧(燃氣輪機) 03/01 09:42
→ YJM1106 : 船體積夠大 燃料槽用液氫也不是不可能 03/01 09:44
推 Chricey : 關節痛這種東西靠UC2就對了 03/01 21:24欸對~是用外燃機沒錯(感謝指正)
推 H2 : 都賣到全世界銷量最好的單一車型了,超充站也統治 03/01 09:46
→ H2 : 北美了,Tesla energy在各國也高歌坦進,你還在炒 03/01 09:46
→ H2 : 股勒。那這麼多投資人是笨蛋嗎 03/01 09:46
推 dream6789 : 推 03/01 09:48
推 Kroner 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3/01 21:36噓 eryaniso : 電車是已經商轉可行,氫能車還在談未來 03/01 09:58
同樣邏輯,20年前燃油車早就商轉可行,電車還在談未來
難道那時就沒有必要發展電車技術?
推 LastHuman : 電車已經可以飛出宇宙了,你氫汽車還在蓋加氫站, 03/01 10:02
→ LastHuman : 電車宇宙無敵No.1 03/01 10:02
推 mingdao : 到現在還有人在說炒股 真的笑死 當各大國都笨蛋嗎 03/01 10:05
推 Chricey : 哇勒,UC2 這個東西真的是太讚了 03/01 22:00噓 LimYoHwan : Musk說什麼你都是反 有資格說別人嗎 03/01 10:12
把覺得嚴重不合理的講出來,變成說什麼都反?
→ Ho1liday : L大中肯 03/01 10:13
→ larry780109 : 你最好不要得罪副教...有人番就不要理... 03/01 10:14
推 stillcolor : 有一說一,夢想就夢想不需要無限上綱 03/01 10:17
推 Chricey :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? 03/01 23:29推 alaokj : 跟宗教徒談物理是不切實際的 03/01 10:22
→ frank111 : 沒有那麼多"錢"每種能源都投資開發,只能找最有利的 03/01 10:23
→ chi17 : 新軍艦已經有載發電機+全電推的了不知道效率如何 03/01 10:24
推 Chricey 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3/02 00:50

噓 hanchueh : 氫能成本不可能降低 就像我說過的 03/01 10:40
→ hanchueh : 氫只有兩個來源 電解或是天然氣 03/01 10:40
→ hanchueh : 不管哪一個都是直接給電車用或是直接發電更有效率 03/01 10:41
推 Kroner : 吃過關節保健品,都沒什麼效果,有推薦的牌子嗎? 03/02 01:12→ hanchueh : 就算你找到氫礦 在原地發電也是更有效率 03/01 10:41
→ hanchueh : 因為電比氫更容易運送 03/01 10:42
→ hanchueh : 至於你說的這些重卡 早就有劍橋教授打你臉 03/01 10:43
推 Kroner : 哇勒,UC2 這個東西真的是太讚了 03/02 01:28
→ hanchueh : 開兩台電車來載同樣的貨物都比氫氣重卡便宜 03/01 10:44
→ hanchueh : 因為氫氣重卡要耗的能源是電車的三倍 03/01 10:45
推 kazami : 特粉是把人當神在信仰 你講的是物理 他們不會聽 03/01 10:47
推 hanchueh : 你會為了坐更大台飛機花3倍機票錢嗎?座位空間不變 03/01 10:48
推 Kroner : 哈囉!關節痛真的超痛欸,我之前也遇過類似情況,後來去看醫生吃推薦UC2,效果不錯喔! 03/02 01:30→ hanchueh : 這個教授就是物理教授 不聽物理的是你 03/01 10:48
→ kazami : 當初地球是圓的 地球繞太陽運行 也是被笑很久 03/01 10:48

→ hanchueh : 現在笑地球是圓的人是你 教授都已經告訴你效率無解 03/01 10:51
推 Chricey : 有人用過中醫針灸治療關節痛的嗎?效果如何? 03/02 01:32→ hanchueh : 氫氣永遠耗能是純電的三倍 03/01 10:51
客機裝滿電池起飛不了、貨輪改成全電也沒有運輸載重空間了
到這程度你還在談能源轉換效率XD
噓 Charles0421 : 永遠? 03/01 10:52
推 orinsinal : 感謝觀點與數據分享。電池重量與能源密度還是不夠 03/01 10:52
→ orinsinal : 高 03/01 10:52
推 Kroner : 有人知道如何處理關節痛嗎?求分享! 03/02 01:33噓 hanchueh : 百事可樂已經天天用特斯拉送貨了還有人覺得不夠高 03/01 10:56

→ SALEENS7LM : 本來就是炒作性質罷了,十多年前麻豆S出時還一堆澱 03/01 10:58
→ SALEENS7LM : 粉吹不到十年內燃機就要被淘汰,結果現在電動車自 03/01 10:58
推 Kroner 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3/02 01:33→ SALEENS7LM : 己不但仍然被卡死全面停滯甚至眾大廠紛紛減資或放 03/01 10:58
→ SALEENS7LM : 棄電動車,能用於內燃機的新燃料才是最實際的 03/01 10:58
噓 Charles0421 : 你提的飛機跟船隻勒 特粉總是一分事實參雜九分幻想 03/01 11:02
→ Charles0421 : 還極其的排斥任何除了特斯拉教外的任何事物 03/01 11:02
推 Kroner : 不動對關節最好,拎北都躺著 03/02 01:36推 H2 : 其實技術跟成本最後會決定哪些運具需要哪些能量來 03/01 11:03
→ H2 : 源 03/01 11:03
→ H2 : 看不懂這有什麼好彼此批評的,有廠商願意投資氫能 03/01 11:04
→ H2 : 很好,說不定假以時日可以找出可發展的路徑 03/01 11:04
推 Kroner : 關節痛有人有有效的復健方法嗎? 03/02 01:38→ H2 : 鋰電池目前佔優也是事實,不過同樣也有固態電池等 03/01 11:05
→ H2 : 技術在挑戰 03/01 11:05
推 H2 : WiMax失敗不是技術不可行,最後是競爭力比不上LTE 03/01 11:07
→ Charles0421 : 特屍粉身在特斯拉教就是要獵巫和審判異教徒啦 03/01 11:07
推 Chricey : UC2對膝蓋特別有用嗎?有人能證實嗎? 03/02 01:41→ H2 : ,就這麼簡單 03/01 11:07
噓 hanchueh : 耗能三倍怎麼會有競爭力 03/01 11:09
推 H2 : 氫能單位「重量」能量密度高,但是單位「體積」能 03/01 11:09
→ H2 : 量密度低,乘用車最缺的就是空間體積了 03/01 11:09
推 Chricey : 剛開始吃UC2,期待 03/02 01:54→ H2 : 副教或許不要隨便用「噓」會更討喜一點 03/01 11:10
推 hanchueh : 噓是噓原po 早就被事實打臉 還在堅持載重 03/01 11:13
→ hanchueh : 車上要多裝一套設備的載重就故意不講 03/01 11:13
→ stkoso : 現在製氫是用電解 教授可沒說不會有其他方法 03/01 11:18
推 Kroner 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3/02 02:03→ stkoso : 在哈伯法出現之前氨也是無法大量生產的東西 03/01 11:19
→ stkoso : 科學盲人只會抓對自己有利的論點大作文章 03/01 11:19
推 hanchueh : 其他方法都會生產二氧化碳 本末倒置 03/01 11:33
→ hanchueh : 當初不想繼續用汽油就是為了不產生二氧化碳 03/01 11:33
推 Kroner : 搞笑吧!關節痛,你能嚴重點嗎?我要讓你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痛! 03/02 02:06→ Lowpapa : 正確 電車超不環保 03/01 11:34
噓 hanchueh : 耗能是電車三倍的氫能絕對更不環保 03/01 11:36
→ hanchueh : 其實現在製氫90%以上用天然氣石化來源 也不是電解 03/01 11:37
→ hanchueh : 到底誰才是科學盲人 03/01 11:37
推 hanchueh : 說到哈伯法 你知道哈伯法的氫就是用天然氣來的嗎 03/01 11:41
→ stkoso : 講到電動車就是滿口未來 氫氣就是現在現在現在 03/01 11:45
→ stkoso : 自己貼的文章就寫電解了 03/01 11:46
推 shinwa19985 : 飛機很多系統需要引擎排出的廢熱 換電的反而不行 03/01 11:49
→ stkoso : 教授說的是用電解的話耗能三倍 到你嘴裡只剩三倍 03/01 11:50
→ stkoso : 雙標仔心中只有立場 斷章取義滿足自己的論點 03/01 11:50
推 hanchueh : 不用電解的話就是天然氣 天然氣直接發電效率最高 03/01 11:56
→ hanchueh : 不管哪種方法 直接給電車開效率絕對比製氫高 03/01 11:57
→ hanchueh : 這個我在53樓就講過了 03/01 11:58
→ hanchueh : 飛機已經有人做出純電小飛機了 03/01 11:59
→ hanchueh : 現在當然技術還不夠做成大飛機 我也沒說以後一定有 03/01 11:59
→ hanchueh : 我只是說馬斯克覺得未來是朝那個方向走 03/01 12:00
輕型飛航器可以,那客機勒?
現在一堆也電動船啊,問題是長途運輸的貨輪怎麼辦?
載具尺寸大小規模會影響到是否適用純電動化
→ stkoso : 不用電解的話就是天然氣? 寫篇論文證明自己的觀點吧 03/01 12:16
推 Aqqqa : 推 03/01 12:16

→ hanchueh : 美國能源部就寫了 用最多的是天然氣 但電也能 03/01 12:22
→ hanchueh : 沒有寫第三種方法 03/01 12:22
→ stkoso : currently是什麼意思你應該很清楚 03/01 12:23
→ stkoso : 現在有這些方法不代表未來也只有這些 03/01 12:24
→ longtimens : 能源密度是重傷啊 重量解決不了船跟飛機就是免談 03/01 12:42
→ longtimens : 電車重量平均就是比較重啊 03/01 12:43
推 hanchueh : Currently 只是拿來修飾天然氣 03/01 12:43
→ hanchueh : 美國能源部認為未來的方法就是太陽能跟生質能發電 03/01 12:43
→ hanchueh : 所以還是只有天然氣跟電解兩種方法 都這樣寫了 03/01 12:44
→ hanchueh : 你還要假裝看不到 裝睡的叫不醒 03/01 12:44
推 bmw530li : 電池突破前BEV無法商用就是垃圾 03/01 12:44
→ hanchueh : 我覺得基本上未來就是朝純電走 純電重量問題的 03/01 12:45
→ longtimens : 這篇講的就是現實電力在大尺寸載具的瓶頸 有什麼好 03/01 12:45
→ longtimens : 吵的 03/01 12:45
→ hanchueh : 那就會沿用現有方式繼續用化石燃料 03/01 12:45
→ hanchueh : 不可能用氫來商轉 因為效率成本問題 03/01 12:45
→ hanchueh : 反正時間到了就會證明我是對的 03/01 12:47
→ hanchueh : 就像原Po去年四月講的話 到了年底就證明我是對的 03/01 12:47
→ stkoso : 雙標仔真的很愛斷章取義 能源部哪裡說沒有其他方法 03/01 12:54
→ stkoso : 說了天然氣跟電解 到你嘴裡就變成只有這兩種方法 03/01 12:55
推 hanchueh : 能源部這段話裡已經把現有跟未來期望的方法都講了 03/01 13:00
→ hanchueh : 你還要假裝看不到 裝睡的叫不醒 03/01 13:01
→ hanchueh : 最關鍵的是 製氫的方法都能發電 03/01 13:02
→ hanchueh : 那直接發電給電車開 效率絕對勝於製氫再拿氫發電開 03/01 13:02
→ stkoso : 自己捏造一個結論 說別人看不到 03/01 13:02
推 hanchueh : 他就先說currently是什麼 再說 longer term是什麼 03/01 13:08
→ hanchueh : 這樣的語法結構你也看不懂 那不是我的問題 03/01 13:09
→ hanchueh : 多繞一個步驟絕對浪費更多能源 這熱力學基本 03/01 13:10
→ hanchueh : 不是靠技術能改變的 03/01 13:10
→ stkoso : 現在是A以後是B 他有說不會有C嗎? 03/01 13:13
→ stkoso : C可能還沒出現 你就自動當成不可能 03/01 13:14
→ stkoso : 繼續凹 03/01 13:14
推 hanchueh : 你這就在耍嘴皮而已 那怎麼知道有C前地球不會滅亡 03/01 13:14
→ hanchueh : 當然只有現在看得到期望的才值得討論 03/01 13:14
→ hanchueh : 你怎麼知道你的小孩以後會不會有小孩 03/01 13:15
→ hanchueh : 如果不會 那你生小孩有何意義 03/01 13:15
→ stkoso : 邏輯混亂 繼續硬凹 03/01 13:15
→ hanchueh : 隨意假設的討論沒有意義 03/01 13:16
→ stkoso : 自己假設以後都不會有新方法 討論的很爽 03/01 13:17
推 hanchueh : 就算有新方法 也不可能效率比純電高 03/01 13:19
→ stkoso : 自己假設效率不會高 討論的很爽 03/01 13:19
→ hanchueh : 你一直要討論看不到的東西 那就跟鬼神沒兩樣 03/01 13:19
→ hanchueh : 已經不是科學了 03/01 13:20
→ hanchueh : 熱力學第二定律去學一下吧 為何效率不會更高 03/01 13:20
→ stkoso : 科學精神在於探索未知與驗證 03/01 13:21
→ stkoso : 你只把已知的當成全部 還以為很科學 03/01 13:21
推 hanchueh : 要探索太空還要靠馬斯克勒 03/01 13:27
→ hanchueh : 沒有SpaceX哪來的太空科技 03/01 13:28
→ hanchueh : 就是因為他了解科學限制 知道重複使用火箭是可能的 03/01 13:29
→ hanchueh : 才有今天的SpaceX 03/01 13:29
→ hanchueh : 同樣的 他也了解氫氣的效率限制是不可能改變的 03/01 13:29
→ Charles0421 : "沒有spaceX哪來的太空科技" by特死拉教 副教 03/01 13:35
推 hanchueh : 當初世界太空權威都笑他 03/01 13:38
→ hanchueh : 現在都想抄他 03/01 13:39
→ zzahoward : 你們怎麼有時間跟副教抬槓XDDDD 03/01 14:14
推 bmw530li : 能源問題解決的話(ex核融合),那BEV就真的要滅絕了 03/01 14:17
→ bmw530li : 效率差又如何,能商用化能上太空才是未來 03/01 14:18
推 hanchueh : 核融合成功的話那當然是核融合發電+純電車 03/01 14:20
推 pigking75 : 能一下釣出五虎將的也只有錢大了 03/01 15:01
→ hanchueh : 錢大也無法回應去年四月講錯的事實 03/01 15:04
→ hanchueh : 大概只能學政府說「時空背景不同」 03/01 15:05
我是從沒看過有一家市場調查報告書預估氫能車在這10年間CAGR是負的
而這些資料是市場調查報告書基於目前現況的預測結果
我引用這些資訊,又不是我本身認為怎樣怎樣
是要講錯啥?
再來論資料,這些機構絕對比你還全面還客觀
還是說這些機構調查報告都被買通了?
當所有調查報告預測這十年間氫能車市場明顯增加(CAGR從20~40%都有)
捫心自問一下氫能車的發展哪種可能性比較高
想了解的話甚至也根本不需要花錢買很貴的報告書
關鍵字hydrogen vehicle CAGR下去找,隨便也估狗的到趨勢
Global Market Insights
https://i.imgur.com/us2yBkU.png




推 H2 : SpaceX不是已經上太空了嗎? 03/01 15:17
→ H2 : 還可以重複使用火箭系統 03/01 15:17
推 jomwang : 氫氣能源主要是鋼鐵業需要,商用汽車只是順便 03/01 17:20
推 hanchueh : 氫氣是很多工業需要沒錯 是氫轉回電去開車才有問題 03/01 17:33
推 bmw530li : 核融合成功以後,乾淨可互相轉換的東西才是王道, 03/01 18:32
→ bmw530li : 電池那麼麻煩遲早成為另一種污染而已 03/01 18:32
推 kkl522608 : 感謝分享 03/01 18:42
推 hanchueh : 多一次轉換多一次汙染 怎麼會認為有乾淨互轉這種事 03/01 19:10
→ hanchueh : 核融合都能發電的話 那直接給電車開效率最高 03/01 19:11
→ hanchueh : 轉成氫然後再轉回電來開就是脫褲子放屁 03/01 19:11
推 hanchueh : 至於錢大 沒關係 我們就看2024年底氫氣車狀況 03/01 19:13
→ hanchueh : 到時候再打臉一次 03/01 19:13
→ hanchueh : 到時候來看看到底有幾家重型運輸商轉成功 03/01 19:14
→ hanchueh : 每年都能打臉你 求之不得 03/01 19:14
是也滿好笑的,裝腔作勢誰不會
成天想著要打臉別人,在那之前先認清自己根本完全不熟產業趨勢好嗎
→ hanchueh : 你知道Mirai在美國還能維持銷量不掉 03/01 19:16
怎麼又回去提乘用車?
對重車產業不熟就說啊
→ hanchueh : 是豐田一直提升補助 從兩萬鎂一路漲到四萬鎂充氫費 03/01 19:17
→ hanchueh : 一台七萬鎂的車要送四萬鎂的加氫費才賣的出去 03/01 19:17
→ hanchueh : 就看看豐田這樣賠錢賣能撐多久 03/01 19:17
推 hanchueh : 產業趨勢就是氫重卡造價是純電兩倍 營運成本是3倍 03/01 20:06
→ hanchueh : 載貨量比較少又如何 用兩台純電各載一半貨還更便宜 03/01 20:07
推 bmw530li : 看不懂字?能源很便宜的話用氫簡單循環又方便儲存 03/01 20:08

→ bmw530li : ,應用面又廣。純電池本身整個循環都是重污染直接 03/01 20:08
→ bmw530li : 就下台了… 03/01 20:08

→ hanchueh : 能源便宜的話 直接給純電用 永遠比氫更便宜 03/01 20:09
→ hanchueh : 氫氣車也要用電池好嗎? 03/01 20:09
→ hanchueh : 不懂的人不用來亂啦 這是錢大的文 03/01 20:09
在自介?
→ bmw530li : 能源便宜的時候,能不能乖乖乾淨循環才是重點,屆 03/01 20:10
→ bmw530li : 時氫能就是首選,尤其是直接燒的手法。電池製造到 03/01 20:10
→ bmw530li : 回收都是重污染本來就不及格 03/01 20:10
→ hanchueh : 你自己貼的截圖都說了韓國應該要62.9% 03/01 20:10
→ hanchueh : 氫能直接燒的效率比燃料電池更低 不懂的不要來亂 03/01 20:11
→ bmw530li : 氫能有很多種應用模式,又不是只有FC……轉子引擎 03/01 20:11
→ bmw530li : 跟二行程都可以復活了勒還不會積碳 03/01 20:11
→ hanchueh : 結果韓國是-50% 03/01 20:11
產業調查報告說是講2022~2030
然後你只看單一車款,就把到2030年判死刑
不懂得不要來亂這句是在說你吧.....
→ bmw530li : 就跟你說效率不重要……真的是看不懂字 03/01 20:11
→ hanchueh : 轉子引擎跟氫能一樣都是來騙不懂科學的人 03/01 20:12
→ hanchueh : 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理論效率能突破才值得研發實行 03/01 20:12
→ hanchueh : 理論效率就知道比較低了 誰要花錢研發 03/01 20:12
→ hanchueh : 錢大的人有你這種人來亂真的可憐 03/01 20:13
→ hanchueh : 的文 03/01 20:13
是看不懂人話,來亂的是誰?
就算純電馬達能源轉換效率最好
但客機背電池完全起飛不了,貨輪背電池也不用載貨了
一直圍繞在能源轉換效率上說嘴有任何意義嗎
推 hanchueh : 我前面就說了電池重量是問題的地方 純電就不會取代 03/01 20:16
所以又要繼續回到前面的無限迴圈模式了嗎?
繼續舉有純電輕航機的例子,未來可能怎樣怎樣
面對氫能就依據成本打死不可能有進步了
雙標的很徹底
→ hanchueh : 就會直接沿用化石燃料 找別的方式提高效率 03/01 20:17
→ hanchueh : 也不可能是用氫取代 03/01 20:17
可是燒氫比燒石化燃料好集中汙染呀,何不?
→ hanchueh : 你是不是沒看到這段 03/01 20:17
→ hanchueh : 132樓就講了 03/01 20:18
→ hanchueh : 我貼的圖明明就是 Global sales 你也能凹成單一車 03/01 20:19
→ hanchueh : 款 03/01 20:19
1. 全球銷量降低,主因是NEXO從銷售11000變成不到5000台
2. 但未來主要市場在商用車
所以拿2023因為NEXO乘用車銷量降低來說嘴氫能車沒發展性
一點也沒說服力啊
聽不懂人話?
→ hanchueh : 沒關係 你就繼續凹 每年都能打臉你 03/01 20:19
→ hanchueh : 畢竟氫氣來源也是化石燃料或是電解 03/01 20:20
→ hanchueh : 電解永遠輸純電 如果用化石燃料製氫 03/01 20:21
→ hanchueh : 那根本沒意義 直接繼續用化石燃料 沒有氫的市場 03/01 20:21
→ hanchueh : 氫從頭到尾都是多此一舉 多繞一圈 03/01 20:22
→ hanchueh : 能用純電取代的就用 不能的就繼續燒油 才是最合理 03/01 20:23
所以發展是怎樣的是你說了算?
有沒有意義也是你說了算?
動不動就想打臉人
我真不知道一個認知跟產業趨勢嚴重脫鉤的怎麼有自信講出這種話
※ 編輯: chandler0227 (114.34.222.29 臺灣), 03/01/2024 20:29:23
推 bmw530li : 都要燒油了,那幹嘛還要BEVxddd補助款都要沒錢了說 03/01 20:30
→ Charles0421 : 垃屍拉副教這副嘲諷的嘴臉真的噁心 03/01 20:43
推 fan0226 : 國防工業也很難用電取代吧 03/01 21:08
推 hanchueh : 的確氫氣一直來騙補助款是個問題 03/01 21:18
推 hanchueh : 加州已經花了近9億美金補助純電車 也花了2.4億美金 03/01 21:21
→ hanchueh : 補助氫能車 03/01 21:21
推 hanchueh : 補助差4倍 結果銷量差70倍 03/01 21:23

→ hanchueh : 氫能車拿的補助跟做出來的成果根本不成比例 03/01 21:24
推 hanchueh : 國防工業也被氫能車騙過補助 03/01 21:34

→ hanchueh : 美國國防部曾經給 Nikola 435萬美金開發軍用車 03/01 21:36
→ hanchueh : 結果只有做概念車出來 國家的錢石沉大海 03/01 21:36
推 hanchueh : 連趨勢都看錯的人說別人脫鉤 真的好笑 03/01 21:57
→ hanchueh : Nikola 的氫氣重卡 售價75萬美金 其中28.8萬是補助 03/01 21:59
→ hanchueh : Tesla 的純電重卡售價才25萬 比氫氣重卡的補助還少 03/01 21:59
→ hanchueh : 載貨量差一點又怎麼樣 開兩台都比氫開一台還便宜 03/01 22:00
→ hanchueh : 你的產業趨勢是不是完全跟成本脫鉤啊 03/01 22:01
→ stkoso : 繞來繞去還是一樣的盲目 說你科學盲人真沒冤枉你 03/01 23:24
→ stkoso : 製氫不一定要電 氫也不一定要轉成電才能使用 03/01 23:28
→ stkoso : 現在的事實不一定是未來的事實 人類還沒理解這世界 03/01 23:29
→ stkoso : 真的是半瓶水響叮噹 愚昧山丘上的人 03/01 23:30
→ hanchueh : 氫不轉成電 用氫內燃機效率只會更差 無法省煞車皮 03/02 00:49
→ hanchueh : 製氫不用電 那就是用石化燃料 那為何不直接拿來開 03/02 00:49
→ hanchueh : 請問你還講的出別的東西?還是你只會幻想有別的 03/02 00:50
→ hanchueh : 幻想活在物理規則不同的平行世界 還以為是未來? 03/02 00:51
→ hanchueh : 你是把這裡當成小說板嗎? 03/02 00:51
推 hanchueh : 真正的科學科技進步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慢慢往外探索 03/02 01:12
→ hanchueh : 並不是才沒幾年就有能商轉的重大發現 那是小說電影 03/02 01:12
→ stkoso : 未來人鐵口直斷 趕快發篇論文叫那些人別搞氫氣了 03/02 01:24
→ stkoso : 繼續硬凹阿 03/02 01:24
推 Richun : 氫氣真的完全沒用那早就沒人投資了。氫能目前相對於 03/02 01:28
→ Richun : 其他燃料最強的是它數倍的能量密度。同等重量下能攜 03/02 01:28
→ Richun : 帶的能量最大化,越要求重量的運輸業對這個的需求越 03/02 01:29
推 hanchueh : 常溫常壓之下 一公斤的氫氣要佔用22400公升 03/02 01:30
→ Richun : 高。當然目前在儲存上耗能上它都有很多問題,所以仍 03/02 01:30
→ hanchueh : 何來數倍的能量密度 03/02 01:30
→ Richun : 然需要研究去解決這些問題。與電池是同樣仍不夠成熟 03/02 01:31
→ stkoso : 你最聰明 搞氫氣都白癡 都不懂物理 03/02 01:31
→ hanchueh : 這是物理限制 不可能解決 03/02 01:32
→ Richun : 但有潛力,所以有資金投入讓它們能朝高能量密度低體 03/02 01:32
→ hanchueh : 上面不是已經告訴你了 歐洲的氫氣權威都說不可能了 03/02 01:32
→ stkoso : 斷章取義 03/02 01:32
→ hanchueh : 你是不是沒聽過理想氣體方程式 03/02 01:33
→ Richun : 積的方向走。適用方向不同罷了,不然那個馬早就用電 03/02 01:33
→ Richun : 池做火箭升空了,不是嗎? 03/02 01:33
→ hanchueh : 氣體的 壓力 體積 溫度 跟 分子數量 是有一定關係 03/02 01:33
→ stkoso : 拿著高中課本在高談闊論 半瓶水響叮噹 03/02 01:33
→ hanchueh : 的 03/02 01:33
→ stkoso : 那些搞氫氣的連理想氣體方程式都不知道 就你最聰明 03/02 01:34
→ hanchueh : 再多的資金也不可能改變這個方程式 03/02 01:34
→ hanchueh : 那些搞氫氣的都拿補助啊 就是要賺補助 03/02 01:35
→ hanchueh : 拿2.4億賣一萬台氫能車 跟拿9億賣70萬台電車 03/02 01:36
→ stkoso : 抹黑造謠 03/02 01:36
→ hanchueh : 哪一個看起來是在賺補助? 03/02 01:36
→ hanchueh : 請問我哪裡抹黑造謠? 03/02 01:37
→ stkoso : 賠錢造車等於只想賺補助嗎 03/02 01:38
→ stkoso : 特斯拉在2012年以前只賣了2000台車 肯定是在騙投資 03/02 01:39
→ stkoso : 請繼續硬凹 03/02 01:39
推 hanchueh : 劍橋權威教授已經結論 氫氣只能靠補助 03/02 01:41
→ stkoso : 斷章取義 03/02 01:41

→ hanchueh : 第四段開頭 03/02 01:44
推 hanchueh : 不可能繞過這個問題 除非用政府補助 03/02 01:46
→ stkoso : 他只說再生能源電解製氫只能靠補助 03/02 01:54
→ stkoso : 到你嘴裡變成氫氣只能靠補助 03/02 01:54
→ stkoso : 斷章取義真輕鬆 想要什麼結論都可以 03/02 01:55
→ hanchueh : 用天然氣製氫 就不如天然氣發電給電車開啊 03/02 02:03
→ hanchueh : 還不是一樣要靠補助 03/02 02:03
→ hanchueh : 氫氣會被當成可探討的能源 本來就是因為沒有碳排 03/02 02:05
→ hanchueh : 如果用天然氣製氫 那就有碳排了 那就本末倒置 03/02 02:05
→ hanchueh : 你連氫為什麼要研究的原因都搞不清楚 03/02 02:06
→ hanchueh : 到底是誰在斷章取義 連基本道義都沒搞懂 03/02 02:06
推 iMANIA : 推 03/02 10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