→ gainsborough: 塑膠殼就把上蓋對應的位置整塊切開,把銅片換成3~4 04/05 14:15
→ gainsborough: mm的散熱銅板,金屬殼就量跟殼的間距,把銅片換厚盡 04/05 14:16
→ gainsborough: 量貼近外殼,最後的間隙用導熱貼補足,把熱量傳外殼 04/05 14:17
→ gainsborough: 幫助散熱,都不行或不願意動手就換條SSD 04/05 14:18
→ spfy : 卡是SSD卡 不是CPU GPU卡? 04/05 14:43
→ spfy : 我用FA617XS第二槽上G2 大量讀寫時會到長時間79度 04/05 14:44
→ spfy : 但不會過熱停掉 你有看大概幾度嗎? 04/05 14:44
→ vul45454 : 確定是ssd,就算不管遊戲,讀寫大檔案也會不斷撞溫 04/05 15:06
→ vul45454 : 度牆掉速 04/05 15:06
推 linlongchau : 啊你要找那種特別薄筆電誰有你法,捨不得挖洞就是用 04/05 15:09
→ linlongchau : DRAMLess SSD,GM7(非GM7000)買來用不會,反正你最多 04/05 15:09
→ linlongchau : 也只能貼塊薄銅片而已 04/05 15:09
推 ztonyz : kc3000在vivobook s14上待機40度,t500可以更低一 04/05 21:35
→ ztonyz : 點,不過要用散熱銅片+散熱墊頂在機殼上 04/05 21:35
推 ztonyz : 最高溫51度,愷俠這塊方案是E18+bics5,之前kc3000 04/05 21:47
→ ztonyz : 抽抽樂抽到E18+bics5的方案就比E18+b47r熱個十多度 04/05 21:47
→ ztonyz : ,馬上就去順發快換掉了 04/05 21:47
→ labbat : 換唄,基本上更高效能更高發熱所以降一階級也是會 04/05 22:15
→ labbat : 減少發熱的 04/05 22:15
→ tomsawyer : 可能可以考慮用dramless方案 不要用旗艦 反正你也 04/06 14:05
→ tomsawyer : 會撞牆 04/06 14:05
→ jay920314 : 除了散熱貼 有那種也是填充+導熱但是給1~3mm空間的 04/06 18:51
→ jay920314 : 膠 常見在顯卡VRAM和筆電之類的 可以試試看 04/06 18:51
→ jay920314 : 擠成cream pie 04/06 18:51
→ linlongchau : 風速那種. 好像沒幾百塊,不過筆電M.2位置還是要戳幾 04/06 20:24
→ linlongchau : 個洞讓風吹進來,如果玩筆記沒事要跑來跑去記得買延 04/06 20:24
→ linlongchau : 長線...呵呵 04/06 20:24
推 RONC : 考慮看看外接盒?你這筆電是有滿血TB4的 04/06 23:31
→ Dcpp2015 : 低溫可能就SN770這種得了,WD那幾支dramless 的溫 04/07 04:30
→ Dcpp2015 : 度都滿低的。 04/07 04:30
→ Dcpp2015 : 不開孔就加散熱貼,直接把它黏到外殼上,讓它用外 04/07 04:31
→ Dcpp2015 : 殼當散熱介質。 04/07 04:31
→ Dcpp2015 : 塑膠外殼的就沒辦法了。 04/07 04:32
推 utterman : 看看bios能不能鎖速度 04/07 12:07
推 AbeNana : 我推P31 真的很涼 但是很貴 04/07 17:38
推 jhangyu : 之前爬過文,最後結論是Hynix P31 04/07 23:40
推 ztonyz : dram推T500,dramless推sn7100 04/13 13:38
推 IGY : SSD插槽有幾個位置 會不會那個位置靠近CPU GPU 換 04/16 22:47
→ IGY : 另一個遠離的位置 04/16 22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