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 JinYong
關於鹿鼎記二版中的古人,兩個問題請教各位網友 1. 以下第五章內容中的「必隆」似乎漏了一個字,應該是「遏必隆」,查不到「必隆」 這個人 康親王取出一張白紙,唸道:「鰲拜欺君擅權,罪一。引用奸黨,罪二。結黨議政,罪三 。聚貨養奸,罪四。巧飾供詞,罪五。擅起馬爾賽等先帝不用之人,罪六。擅殺蘇克薩哈 等,罪七。擅殺蘇納海等,罪八。偏護本旗,將地更換,罪九。輕慢聖母,罪十。」他一 條條的讀下去,直讀到第三十條大罪是:「以人之墳墓,有礙伊家風水,勒令遷移。」 康熙道:「原來鰲拜這廝做下了這許多壞事,你們擬了甚麼刑罰?」康親王道:「鰲拜罪 大惡極,本當凌遲處死,臣等體念皇上聖意寬仁,擬革職斬決。其同黨必隆、班布爾善、 阿思哈等一體斬決。」康熙沉吟道:「鰲拜雖然罪重,但他是顧命大臣,效力年久,可免 其一死,革職拘禁,永不釋放,抄沒他的家產。所有同黨,可照你們所議,一體斬決。」 康親王和索額圖跪下磕頭,說道:「聖上寬仁,古之明君也所不及。」 維基百科:遏必隆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81%8F%E5%BF%85%E9%9A%86 康熙八年(1669年)五月,康熙帝命嚴加懲處鰲拜及其黨羽與遏必隆,議他們的罪。康親 王傑書等人遵旨勘問,以大清律例十二項罪責議處遏必隆。 2. 第46-47章的大學士李雷是否就是李光地?查不到李雷這個人 註:據史籍所載,當時清廷決心棄台,已有成議,全仗施琅力爭,大學士李雷又從中斡旋 ,這才決定設立官府,派置駐軍。 李雷是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,各大學士中資歷最深,是為首輔,當下也不推辭,提筆 恭楷寫了「鹿鼎公府」四個大字。從吏捧了下去,命工匠鑄成金字,鑲在匾上。 根據以下網頁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30613000982-260306?chdtv 那究竟是誰說服康熙皇帝留下台灣? 康熙皇帝曾多次向元老重臣李光地諮詢台灣問題。李光地是福建人,曾與鄭經交手數次, 並舉薦施琅負責征台,對台灣一地頗有瞭解。 李光地知道康熙皇帝是要消滅鄭氏,不是要占領台灣,於是附和他的心意,先以「棄台」 回應,接著才逐步引導康熙思考棄台的弊端,李光地的說服技巧終於使康熙決定在台灣設 郡縣。 因此,真正影響康熙皇帝決定留台的關鍵人物應該是李光地,而不是施琅。康熙皇帝批准 在台灣設治駐兵;分別指派了新任福建總督與台灣總兵。施琅的腹案終於實現,台灣被留 下來,進入了大清帝國的統治轄區。 不過維基百科:李光地,查不到跟台灣關係 歷任官位也沒有保和殿大學士跟戶部尚書 感謝大家回覆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11.242.112.213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JinYong/M.1722137317.A.1F0.html
lejnsaryai: 2是李霨 07/28 18:01
lejnsaryai: 鹿鼎記 第四十六回 千里帆檣來域外 九霄風雨過城頭 07/28 18:04
lejnsaryai: 據史籍所載,當時清廷決心棄台,已有成議,全仗施瑯力 07/28 18:04
lejnsaryai: 爭,大學士李霨又從中斡旋,這才決定設立官府 07/28 18:04
Chricey: 後生元 07/28 18:04
lejnsaryai: 鹿鼎記 第四十七回 雲點旌旗秋出塞 風傳鼓角夜臨關 07/28 18:04
lejnsaryai: 李霨是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,各大學士中資歷最深, 07/28 18:05
lejnsaryai: 是為首輔,當下也不推辭,提筆恭楷寫了「鹿鼎公府」 07/28 18:05
Kroner: 鋅的功效 07/28 18:05感謝lejnsaryai大提供資訊 看來三版有修正為李霨
WongKarWai: 老兄你走火入魔了 這種雖然史實但在小說中不是重要腳 07/28 20:42
WongKarWai: 色的人物 作者筆誤或者是故意隨便寫個名字上去都是有 07/28 20:42
WongKarWai: 可能的 沒有必要填入正確姓名以避免讀者失焦啊 07/28 20:42
Chricey: gaba是什麼 07/28 20:42
imetalien: 走火入魔嘛?難不成要整天關羽戰秦瓊 07/28 23:05
感謝兩位。 去年九月我發了一篇文,提到我過去三年內看了八次金庸小說,講的是我如何利用紙本修 正了電腦內的殘缺電子版,過去半年內,我又重新校對了一次,真是慚愧,居然有3000多 個錯誤之前沒有發現到,絕大多數是標點符號。 在這麼多次校對當中,我對金庸小說的感情越來越深厚,我開始更深入的去了解金庸小說 ,我連同注釋、附錄、序文、附加的圖片、封面的插圖都好好的一看再看,我甚至到網路 上搜索書中每個人名,包括卅三劍客圖、袁崇煥評傳、鐵木真還有全真教的故事、以及其 他所提到的,就是想知道是不是史有其人,如果是,這些人的事蹟跟書中的差異在哪裏? 其實這樣子的方式來看金庸小說也蠻有趣的,對我而言,金庸小說並不只是武俠小說,也 是歷史小說。實在找不到答案的,像這次的兩個人名,只好上來請教各位網友,希望各位 能夠了解我的用意。 ※ 編輯: cisbpmtw (111.242.112.213 臺灣), 07/29/2024 14:19:23
godmark: 覺得這種小說和史實的考據分析,比跨部戰力比較有趣多了 07/29 13:48
※ 編輯: cisbpmtw (111.242.112.213 臺灣), 07/29/2024 14:20:50
etjj: 跨部戰力比較真的…XD 08/01 06:23
Kroner: 維他命C 08/01 06:23